close

版畫小常識:

   以前大致了解版畫有分凹版及凸版,今天經老師的解說後發現:原來版畫還有平板跟孔板。感謝老師的安排及導覽老師熱心的解說,讓我能對版畫有較深入的認識。

(1)凹版版畫:指受墨部份在凹陷部份。以雕刻刀或蝕刻為主,常以線為表現主題。

(2)凸版版畫:指受墨部位在版材凸的地方,以「紙版畫」、「木刻木版畫」、和「橡膠版畫」為最常見。其表現特徵主要是以「面」為表現主體。

(3)平版型版畫:多用石板為主。指受墨部份在表面部分。平版的特性是受墨部份和非受墨部分並沒有高低差別,而是在平面版上利用「水油不相混」的原理,便有圖紋部份保有一層有油脂的油墨而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無圖紋的部份則保持一層可吸收水份的膠膜。在版面滾上平版油墨之後,有圖紋部份便會排斥水份而吸收油墨,無圖紋部份水份而形成抗墨作用,如此有圖紋部份會被印出來,而無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圖紋部份會空白,這就是平版的基本原理。

(4)孔版型版畫:也稱絹版,指凡是圖紋部份呈「漏孔」者,並利用這種方式印刷者均稱孔版型版畫。即墨色通過有漏孔眼的版材,漏孔到版下的紙張上,這種「透過式」印刷,因給墨裝置在網面之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上,而紙張是放在網面之下,並且用橡皮刮刀印刷,作品是正面性圖紋,而且塗色非常均勻。

 

心得:

   這次的活動中,聽了解說老師的講解,讓我能在參觀展覽時除了看標題及圖畫外,還能對版畫有更進一步的認識,收穫很豐富。

   展覽的作品中有幾幅讓我印象很深:

   首先是廖修平老師的:這是一幅下方畫滿從土中伸出的手,上方則貼滿許多銀紙、金衣的畫。給人一種中元普渡,好兄弟搶錢的意象,圖中手與錢的距離讓人有再伸長一些便可拿到的感

    覺,經由導覽老師的解說我才知道這是廖老師思念亡妻的作品,畫中充滿了他對妻子的思念。而這種感覺是在聽完畫家的故事後又有更加深刻的了解。

   第二幅作品是迴,畫中反映出嬰兒、成人及老年的過程,經由許多線條的烘托呈現,一眼看去,會讓人有感嘆生命易逝,要把握光陰的感慨。

   這次的參觀,我對入選作品的喜愛更甚金、銀、銅獎作品,可能是目前我的功力太淺,只能就表面做評論,所以尚無法了解大師想表達的深層含意,而評審欣賞的正是他那能與讀者產生共鳴的背 後故事吧!但也許個人喜愛的觀點不同,所以有不同的感受及感覺。很期待下次的導覽解說,讓我進一步了解美術世界另一種不同的美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hihfang 的頭像
    shihfang

    "詩"意芬"芳"

    shihf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